在不经意间刻意引导孩子应对欺凌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1-22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近期有关校园欺凌的舆论热点讨论中,有人呼吁尽快完善法律,有人指摘学校息事宁人,有人同情孩子,有人声援家长,有人反思学校教育。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,父母平日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面对欺凌呢?

    从小教宝宝自我保护

    宝宝一般两岁以后跟其他小朋友的接触开始多起来,大人就应该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捍卫自己的教育了。

    孩子从故事、动画片或现实中看到小朋友吵架或冲突的时候,家长们要明确告诉孩子:遇到这种事情发生,第一时间要用嘴沟通,大声告诉对方,一定要让周围的人也能听到:“你不能打人”“你不能这样说话”“你这样做不对”“你把我打疼了”……

    要告诉孩子不做先动手的那个人,但是如果有人动手,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。要经常告诉宝宝“小脑袋很重要,自己要保护好”“别人打你的时候,小胳膊是可以保护你自己的”“摔跤的时候,记得要用手来保护自己”,这些安全教育要常常做。

    当然,还要教会宝宝求助。遇到小朋友动嘴、动手了,要让孩子及时告诉身边的大人。平日里跟孩子玩亲子游戏的时候,不妨进行一些角色表演,比如宝妈做宝宝,宝宝做老师,然后宝妈演给孩子看。当然还可以通过讲故事、看电视告诉孩子如何求助。

    还有一招就是教会孩子如何跟不同的孩子接触,要时常提醒孩子远离那些比较容易伤害别人的熊孩子。

    定期沟通引导孩子

    一般孩子到了六七岁以后,就开始有自己的道德评判能力了,这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聊聊相关的话题。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个固定时间用于家人互相沟通。据说李嘉诚一家就规定每周一晚上必须全家人一起吃饭,建立了一个定期沟通制度。

    比如,如何尊重别人?什么是隐私?人与人之间什么是侮辱?父母要借助定期沟通制度,在看似不经意间和孩子主动聊聊这样的话题,对孩子加以引导。

    但这种引导千万不要变成直接面对孩子的说教。可以是父母针对自己工作中的某一个问题,或者交流对某个电影情节的看法,看似不经意,但主题一定是针对某个话题的,在这个过程中,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甄别能力。

    事后要帮孩子还原真相

    一旦发生了被欺凌事件,父母最重要的是创设一个安全、安静的环境,帮助孩子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。

    孩子受到欺负以后,最早产生的情绪可能是恐惧,随之而来的就是紧张、羞耻等感受。这些情绪会导致孩子不愿意说、不愿意表达。这时要顺着孩子的情绪来,不要硬逼着孩子说什么、做什么。等到情绪安抚好了,再找机会问孩子。

    有的孩子可能不善表达,而且小孩子的记忆容量不够、忘得也快,也许会说不太清楚。这时可以借助情境模仿,用角色扮演的方式,尽量恢复当时的场景,让孩子在环境中去回想。

    如果孩子想不起来了,也不一定非要把情节弄得那么清楚,一切要以对孩子好为出发点。

    有的孩子如果很拒绝,父母就不要急于马上了解清楚,可以暂且放放。等到在讲故事、聊天等互动活动中碰到类似话题了,再慢慢询问孩子,了解情况,加以引导。

    让孩子参与解决过程

    如果欺凌事件很严重,通常应该采取两条路径并行的模式:既要家长私下沟通,也要孩子参与解决。

    家长私下沟通是长远的解决问题之道,避免下次再发生同样问题,但切记深度沟通要避开孩子。

    同时,真正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,就得让孩子去直面问题。最好给孩子创设一个当面解决问题的情景,在他们能理解的基础上,让事件双方的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。

    这种过程需要家长用心营造。孩子之间发生不开心的事情之后,家长千万不要一味地把别人的孩子想得不好,不要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。如果想好好沟通,必然需要双方的妥协和忍让。家长做好了,孩子就好做了。

    孩子彼此之间的道歉,彼此表达对对方的不满和希望,握手言欢等程序上的事情,要让孩子自己完成。当然,有时不一定当下就要做到,也可以是事后做。总之,家长要刻意创造一些条件,让孩子在过程中学习简单化的问题处理方式。

    怎样防止自己的孩子欺负别人?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,不给孩子提供攻击行为的范本。如果孩子在家里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之间互相言语攻击甚至拳打脚踢,如果孩子从小就在周围环境中的电视里、故事书上接受各种攻击行为及打架冲突的信息,后来再学习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就很难了。(作者:王静,单位:北方工业大学)